当前位置: 回到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正文
教授有约第二十七期 | 洞察时代,筑牢素养创新
发布时间: 2025-04-22 浏览次数: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学业规划,4月17日,电气学院第二十七期“教授有约”沙龙活动在23栋党员活动室举行。本期“教授有约”邀请到电气学院谭畅教授作为主讲人,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同学带来专业介绍与未来发展的见解。

谭畅老师介绍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同学考研时可以选择与专业相近的学科进行深造,以无人机为例,其飞行控制、通信传输、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同学们可以选择控制方向,深入研究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

谭畅老师指出,提高现代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扎实的基础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电子信息专业涉及很多基础学科,如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等,要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面对机器故障时,更好地应对;在面对前沿技术时,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谭畅老师从自动控制、自适应控制、容错控制和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四方面介绍研究方向。自动控制在工业生产线上广泛应用;自适应控制和容错控制多用于航空航天;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在处理复杂系统故障时能快速调整控制策略。她表示,这些前沿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与控制领域交叉融合的成果,它们为同学们搭建起通往创新研究的桥梁,激励同学们在科技前沿中不断探索。

谭畅老师表示,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正处于快速变革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可能的时代,同学们应把握机遇,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深耕,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感想

我有幸聆听了谭畅老师的讲座,收获颇丰。讲座中,老师对5G、6G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度剖析,展示了它们在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巨大潜力,让我看到了一个万物互联、高效智能的未来世界,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才能跟上电子信息发展的浪潮,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实现自身价值。

——吴梦龙

谭畅教授对自适应控制的讲解让我了解到它从解决实际问题中缘起,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速列车多模型自适应动作容错控制仿真,让我看到了控制科学在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谭畅教授的讲座激发了我对控制科学的浓厚兴趣,我也期待在未来深入学习,探索其中更多的奥秘。

——凡天宇

在本期“教授有约”活动中,聆听控制工程领域谭畅教授的讲座,我收获颇丰、深受启迪。谭畅教授对自动控制、自适应控制、容错控制的介绍,不仅加深了我对控制工程的理解,更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此后,我会以谭畅教授的指导为航标,扎实专业知识,向着学术高峰奋力前行。

——吴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