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到首页    正文
师德师风建设(2)| 杨云:愿做沃土立伟木,甘为教育献青春
发布时间: 2022-09-29 浏览次数:

杨云,男,197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现为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专职实验员。他从事实验室工作30载始终坚守在实践教学一线,以学生为中心,潜心钻研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两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成长路上的困惑;他坚持立德树人,把学生从“不可能”打造成“可能”,连续培养出四位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同时他作为负责人,所在实验室荣获“龚全珍式向上向善好集体”荣誉称号;利用课余和寒暑假,带领学生投入双创实践,取得包括“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在内的一大批好成绩。


0 1
因材施教强根本,千方万法为育人

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他的经验是引导学生挑战行业或技术痛点,引导学生团队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手段到投入实践;从“学什么”到“怎么学”到“怎么做”,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有了自主性学习,才能标志着大学生的学习进入了新的层次和境界。

他在培养人才上的尝试,特别注重营造一种浓厚的“探索欲氛围”。在兴趣驱动或问题驱动的培养模式下,坚持下来的同学都具备一些共性——有热情、有毅力、有渴望。回过头来看,这些志同道合的学生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积极的氛围。这种氛围就像冬天里的热火一样熊熊燃烧,不惧冰凉,让实验室里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保持,经过兴趣驱动培养的学生都具备极强的自学能力和“坐得住”能力。





在谈及实验室里热情氛围时,如今从西南交大毕业在南瑞工作的张海强这样回忆的,“杨老师选我作为大一学生代表,参加了当时的电子设计竞赛,在杨老师的辛勤指导和四天三夜的陪同下,以及学长学姐的努力下,我们团队获得了全省二等奖,而这正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省级奖项,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在谈及本科期间在电子创新基地的经历对人生的帮助时,如今在微软工作的曾敏感触颇深,“兴趣驱动是‘去浮躁’最好的洗礼,经过这种洗礼后我仿佛不惧任何难题,我相信再难的知识我一定能掌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坐得住’、‘学得进’让我获益至今,进入公司后我仍然要学习很多知识,但是我已经可以从容应对了。”


0 2
直击痛点追难题,双创实践硕果提



本科生除了完成学业,也可以在自己的兴趣爱好范围内好好做一番尝试。学有余力、有兴趣是他选拔学生的两个标准。他最初的做法是选择一批学生,在课外时间培训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后来,他逐渐转变思路,从单纯的技术能力训练,过渡到了培育学生的科创能力、激发学生参加双创工作,引导学生立志于交通强国战略、着眼于解决交通安全领域的实际问题。这样一来,就在课外活动中,把兴趣、探索、研究和实践这一条线串起来了。


他有一套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方法。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帮助非常大。为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交通时事,发现痛点,勤于思考,采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创新潜力,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来。引导学生,敢于挑战痛点问题;对脑洞大开的新奇点子持包容、鼓励的心态。有了点子,采用任务驱动法学习,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学专研能力,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去琢磨问题,能静下心和坐的住去学习、去研究感兴趣的东西和遇到的技术问题。

周步伟同学不无感慨,“杨老师把我引入电子创新基地那几年,基本每天晚上都会引导我思考,引导我多去承担科技创新项目、班级事务,并和我讨论他自己思考的或在新闻中、论文中看到的科技创新点子。”周步伟同学组建的智行团队研发“低能见度天气下车辆辅助驾驶雷达显示屏”项目,就是为了解决“团雾”危害,通过头脑风暴法,查阅国内外文献,探寻解决方案,在一次次的解决技术难题的讨论摸索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他作为指导老师同样参与其中,为同学们出谋划策,引导同学们看书查资料,讨论技术难题,把握课题方向,协助实验。他还要协调团队进度,给队员们做思想工作,鼓劲打气。

最后样机出来了,放到自己的私家车上上路测试,既当司机又要指导实验,出现了问题带领团队回到实验室开会改方案、改程序,他都记不清有多少次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了。一个创意项目,涉及到整体方案、电路、算法、程序、机械、外观以及产品策划宣传、平面设计、视频拍摄及项目申报书、路演等等环节。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每人钻研一个环节,不懂就问就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争取在自己参与的环节中取得专长。这个项目过程,是他带领指导历届学生团队的一个缩影,也是融入他教育理念的一次具体实践。


他指导的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成绩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全国三等奖两项以及江西省二等奖、三等奖六项,“创青春”竞赛省级奖励2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24项,省级奖励44项;他指导学生取得4项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15项。

0 3
路艰多做学生友,时难常启桃李心

学生们在成长路上总有很多困惑,他亦师亦友,乐于陪同学共克时艰,在学生遇到困难之时启迪学生走出误区、走出迷茫。张海强是这样评价老师的,“杨老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我孤独的时候贴近我的心扉与我共情,是在我成功的时候,警醒我,让我看清未来的路的良师益友。”

张海龙同学,花了数月时间,仅持一台诺基亚的手机查找资料,撰写了三份申报书,最初申报的项目一个都没获批,他给张海龙鼓舞士气,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别灰心,天无绝人之路”。后来这三份申报书经过完善,参加了不同的创业竞赛并获奖。


熊彩飞同学暑期在校培训备战电子竞赛期间,受不了暑期生活上的苦楚,想要退出回家,他立刻做思想工作,鼓舞熊同学把生活上的艰苦作为磨练意志的好机会。他找了几个同学一起陪熊同学聚餐,在打牙祭的同时消解畏难情绪。熊同学后来在电子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并保研到同济大学读研。

他和张海强团队有一次做实验时,碰到下雨,同学淋到了雨,他马上开车带他们回学校换衣服,然后带着大家到下罗餐馆吃了一餐热腾腾的全鱼宴。在课题上遇到难题时,一起探讨解决方案,一筹莫展之时,给大家讲长征和两弹一星的故事,鼓励大家群策群力,发动脑筋想方案。最后项目在挑战杯国赛上获全国三等奖。


周步伟团队在省赛获奖之后,团队成员面临着要复习考研的现实问题,坚持还是放弃,真是一个问题。他一边给周步伟做思想工作,劝他不要言弃,一边从学弟中选拔新人加入团队,使得课题得以延续,并在三个月内取得更大突破,最后在挑战杯国赛上获得全国二等奖。学生评价他是一个追求“务实”“求精”“协作”“创新”的人,他的这些品质逐渐成为了电子创新基地的团队精神。


04
为国育人不唯才,德才两并尚足怀


作为指导老师,他坚持把德育工作融入到科创活动中去。科技工作和双创工作归根到底是必须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他经常用院训“明德 立新 博学 笃行”来勉励同学们,鼓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充分发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之才。

他培养的众多优秀学生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有被共青团中央授予 “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周步伟同学、有“2016年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张海强同学、有“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海龙同学、有“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陈婧同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意识突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Th e End—
编辑 | 刘文锦
初审 | 罗骁齐
复审 | 江雅琪
审签 | 刘修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