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到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正文
党员视角 | 两不愁三保障,脱贫致富奔小康
发布时间: 2019-04-22 浏览次数:

    4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脱贫攻坚战进人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摆脱贫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初心、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思考的重大问题。

“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在梁家河,他最大心愿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到了正定,他甘冒风险也要摘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在宁德,他带领探索“弱鸟先飞”的脱贫路。一直到省里、到中央,扶贫这件事他始终“花的精力最多”。习近平总书记说: “我提倡钉钉子精神,这得从我做起啊!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



 党的十八大至今,中国不断刷新的减贫成绩单令世界惊叹。从2012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这个数字都在变化。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贫困难题,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倒计时。

 众志成城,越战越勇。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战进人决胜的关键阶段,我们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研究生交通党支部对此深有感触:

 研究生交通党支部丁盼:

 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大的牵挂,他在党的十九大就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了解民生问题,解决贫困人民的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近来亲自到重庆贫困山区了解民情,不管山路崎岖,一步步地也要到当地去。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带给山区贫困人民的是温暖与关怀,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帮扶下,我们会尽早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补齐短板,共同迈入小康生活。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脱贫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现在努力充实自己,积蓄力量,以党员的先进性时刻严格自我要求,也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

 研究生交通党支部邓玉前: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的关键时期,“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最大心愿与期待,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深情牵挂与惦念。4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下基层,关注民生,给地区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给予了莫大的信心和力量,动员地区基层全面向贫困发起总攻,共同努力,共同致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身为学生党员的我们,也需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自己良心的角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尽自己的一份力,贡献自己的智慧。

 研究生交通党支部左鹏奇: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了解中国贫困目前真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步履匆匆,访贫问苦的足迹已遍布全国,这不仅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决心,也提高基层贫困人民脱贫攻坚信心。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才是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正确的决策,民心所向的推动,小康社会将如期建成,脱贫攻坚战也将如期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