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教学方式,如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慕课、微课、微电影、文艺展演等,既展现了思政课的活力,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__local/F/7F/BD/43647A4645A7EE8629DB486BA0E_0A52D194_7D8DC4.jpg?e=.jpg)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进一步开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
思政课重要在什么地方?
在高校,思政课的特殊重要性是由我国教育制度的性质和育人目标的要求决定的,也是由思政课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决定的。
思政课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政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讲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集中体现着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要求,体现着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思政课的这种性质和功能,是其他任何课程都不具备也不能取代的。
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论断一下子讲清了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讲清了办好思政课对高校履行自身使命的意义。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关键在落实。必须把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和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是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之中。其中,最关键的就体现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是关于做人的课程,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课程,如果这粒扣子扣错了,其他的扣子也会跟着错。这就是思想品德与其他专业素质的关系,也是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可见,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他课程则应与其同向同行,在学生价值塑造上发挥协同作用。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上到下、从社会到学校的通力合作。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关心,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求。对于高校来说,思政课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这个主渠道,守好这个主阵地,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__local/9/7D/E1/D558B7E01B1D1A6ED15F36A805F_D7E9D744_4C0C9E.jpg?e=.jpg)
如何学好思政课
思政课学习“求真”,直面问题,务求实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理论再正确、再精妙,也要应用于实际才能让人信服。紧扣现实,将高深的理论与身边的实例相结合,如此一来,我们在学习思政课的时候,能够深入其中,而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这样的思政课学习才有价值。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贴近现实,能真正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来印证一个一个思政课上的理论,做到能够从现实中找到理论的依据。
思政课学习“向善”,不忘初心,坚守理想。
明确思政课的功能不仅在于授业,更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思政课学习,不仅要“锦上添花”,巩固和坚定自身已有的正确思想,更要“正本清源”。尤其是面对网络中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现实中虚荣浮躁的不良风气和精致利己主义的侵蚀时,我们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回应,摆事实、讲道理,让真理越辩越明。
思政课学习“寻美”,慧眼一双,寓学于乐。
思政课汇集了体现哲学特色的学术之美,充满故事、情节的叙事之美,更有紧跟时代潮流、贴近受众心理、创新表达方式、实现真诚沟通的现实之美。思政课学习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我们要有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的能力,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乐在其中,从而取得寓学于乐的效果。
![](/__local/E/95/EF/AEE3F18DD8CF449AA6D1BD8A7CE_A5D0100A_99FC3.pn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