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党员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走进家乡,体会党风吹进家乡的魅力,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参与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走进学校、社区,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花椒精神,切实感受改革以来学校、社区的变化;走进社会,用学校的专业知识和祖国有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做贡献。
党旗下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改革开放40年来,几代七师人辛勤耕耘,使七师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祖国西部边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兵团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谈起自己的家乡,花椒学生党员伍寒的心头便会泛起阵阵的暖意,眼前浮现出家乡举头可见的蔚蓝天空。家乡就仿佛一位年轻却忠诚的士兵,屹立在祖国的一角,朝着党中央敬着军礼。
化剑为犁搞生产,安边固疆筑“长城”
1949年,那个举国同庆的日子,伴随着开国的礼炮声,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边区,将一个和平解放的新疆,交还给祖国母亲的怀抱;65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十余万名新疆驻军就地转业,军垦战士们身后背着枪支,手中拿着锹镐,扎根沙漠周边、风头水尾,手拉肩扛,在戈壁荒漠上兴建家园,开创共和国屯垦戍边伟业。自此,在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大地上,兵团人牢记初心,开拓进取,从无到有建起一座座城镇、一片片绿洲,为开发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给祖国与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屯垦戍边七十载,点“沙”成“土”造绿洲
一望无际的荒漠如无垠的深空,千百年来的时间仿佛就在这里被吞噬,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年轻人踏上这片土地。风沙在他们稚嫩的脸庞刻画下皱纹,他们便将美好的青春深埋在风沙的周边。灼热的阳光、干涸的土地冲击他们的意志,但他们就是用年轻的脊背守护着希望,用别样的方式开拓着国家的边界与土地。截至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境内野生植物多耐旱耐碱植物,有沙枣、胡杨、新疆杨、箭杆杨、雪岭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柳、梭梭柴、铃铛刺、骆驼刺、琵琶柴、黑枸杞等等,草本植物1300多种,栽培植物除北方树木及小麦、棉花及多种蔬菜外,亦引种南方树木及农作物。
重归故土观发展,花椒学子诉心声
伍寒:“改革开放40年来,几代七师人辛勤耕耘,使七师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祖国西部边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兵团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有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援,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各族人民的大力帮助,有兵团60多年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完全有理由相信,兵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