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到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正文
榜样力量 | 感动花椒人物:杨耀乾
发布时间: 2021-11-04 浏览次数:


杨耀乾,我校第一位教授,培养了学校第一名研究生,是我国结构力学研究的先驱、工程力学的奠基人、薄壳理论研究领域的权威,被国家教委授予“金马奖”,并入选中国当代科技名人录。

1981年,年逾古稀的杨耀乾来到华东交大,他常说:“我在这里总要出点力吧!”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他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起跑。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1985年2月,杨耀乾亲自挂帅,成立了华东交通大学第一个研究室——工程力学研究室,对研究室的老师要求甚为严格。


有一次,大家听完一位老师的试讲后,系主任在主持评议时脱口而出:“请大家随便提意见。”不料,这话立即被在场的杨耀乾打断了,他说:“评议怎么能‘随便’呢?应该认真才是!”他曾经对一位试讲老师一口气提出30多条意见,其中就包括在讲台上卷袖子的动作,第二次试讲后他又提出了20多条,直到没有意见才算过关。

在杨耀乾的带动下,建工系工程力学的整体实力迅速跃升,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老师们不仅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课后还主动下到班级里辅导学生,尽管那时教师的津贴每月才20元。


杨耀乾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更是苛刻。旁人很少知道,自1956年以后他的工资一直没有涨过,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认为自己是党员,应该多为别人着想。他年事已高,出行特别受影响,但是他却从不因为私事而让学校派车。

杨耀乾是华东交大的终身教授,但他后来还是主动提出了退休,考虑到教授的职位有限,自己如果不退休,别人就难以得到晋升的机会。虽然名义上退休了,但他还跟过去一样为学校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党员感想

创业维艰,郁郁松樟作证;开山思永,昭昭日月合明。没有一部创业开拓史是一帆风顺的,正是因为有了老一辈开拓者的筚路蓝缕、星火寻梦,我们才在荒草丛林中,创下了3000亩巍巍学府。1981年来到交大的杨耀乾教授,年逾古稀,却开始了人生的新长跑,为华交出力,让华交更富生机。杨耀乾教授是我学习党员先锋模范的榜样,为学校服务,为他人着想,即使退休了,依然为学校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用担当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在大有可为的时代有所作为,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贡献者。

——梁家敏

杨耀乾为华东交大倾尽自己,带起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直至退休后依然默默地为华东交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身为一名学生党员,应当在学习与生活中去践行无私奉献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取为交大,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马帅军

杨耀乾教授在任职期间,带动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悉心教导青年教师。他治学严谨,不仅有着博学的文化理论知识,在工作态度上也是极为严格要求,生活上也是公私分明,严于律己。身为一名交大的研究生,我们应当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刻保持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对待科研、实验更要勇于提出问题,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周诗涵

—The End—

编辑 | 黄宇轩 王流剑 刘欣怡

来源 | 研究生电气工程党支部

审核 | 武婷婷 戴晶晶